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膳食養(yǎng)生 > 正文

清暑益氣湯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20/7/2
導讀:【種類】清熱祛暑劑?!緛碓础壳澹趺嫌?,《溫熱經緯》?!窘M成】西洋參5克,西瓜翠衣30克,石斛15克,麥門冬9克,荷梗6克,黃連3克,竹葉6克,知母6克,粳米l5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竟τ谩壳迨钜鏆?,養(yǎng)陰生津。【主治】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心煩口渴,體倦少…

【種類】清熱祛暑劑。


【來源】清,王孟英,《溫熱經緯》。


【組成】西洋參5克,西瓜翠衣30克,石斛15克,麥門冬9克,荷梗6克,黃連3克,竹葉6克,知母6克,粳米l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益氣,養(yǎng)陰生津。


【主治】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汗多,心煩口渴,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


【方解】本方所治之證由暑熱耗傷氣津所致。暑熱內侵,則身熱汗多,心煩口渴;大汗傷津,氣隨津傷,則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舌紅脈虛數亦為暑傷氣津之證。治宜清暑益氣,養(yǎng)陰生津。方中西洋參益氣生津,養(yǎng)陰清熱,西瓜翠衣清解暑熱,兩者共為君藥;麥門冬、石斛助西洋參養(yǎng)陰生津,荷梗助西瓜翠衣清解暑熱,共為臣藥;黃連、知母、竹葉清熱除煩,均為佐藥;粳米、甘草益胃和中,共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暑益氣,養(yǎng)陰生津之功。


【臨床應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夏季中暑氣津兩傷而設。以身熱汗多,心煩口渴,體倦少氣,脈虛數為應用要點。


(2)加減化裁:若暑熱不甚,而津液大傷者,可減黃連;若夾濕邪,則麥門冬、石斛等養(yǎng)陰滋膩之品,亦須酌減。


(3)現代應用:用于小兒夏季熱,久熱不退、煩渴體倦屬氣津不足者。


【方歌】清暑益氣西洋參,竹葉知草與荷梗,麥冬米斛連瓜翠,暑熱傷津此方能。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原標題:清暑益氣湯
上一篇:青蒿鱉甲湯下一篇:六一散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