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本草折衷》
【異名】
李實(shí)(《名醫(yī)別錄》),李(《日華子本草》),嘉慶子(《本草綱目》)。
【基原】
為薔薇科李屬植物李的果實(shí)
【性狀】
呈卵球形,直徑4cm左右,先端微尖,基部凹陷,一側(cè)有深溝,表面綠色、黃色、紫色、黃棕色或棕色等,有光澤。果肉較厚。果核褐黃色,扁平長橢圓形,先端短尖,表面有明顯縱向皺紋。
【采收加工或制法】夏季果實(shí)成熟時采摘,鮮用。
【性味】味甘、酸,性平,無毒。
《名醫(yī)別錄》:“味苦?!?/span>
《備急千金要方·食治篇》:“味苦、酸,微溫,澀,無毒?!?/span>
《食療本草》:“平?!薄度杖A子本草》:“溫,無毒。”《寶慶本草折衷》:“味苦、酸,溫,無毒。”《飲膳正要》:“味苦,平,無毒?!薄度沼帽静荨罚骸拔犊唷⒏?、酸,微毒。”《飲食須知》:“味甘酸,性微溫?!薄夺t(yī)林纂要》:“苦,酸,溫。種不一,味皆帶苦澀。”
《本草求原》:“甘、酸、苦、澀、微寒,無毒?!?/span>
《本草省?!罚骸靶詿?,有毒?!?/span>
《隨息居飲食譜》:“甘、酸、涼?!?/span>
【歸經(jīng)】入肝、脾、腎經(jīng)。
《食鑒本拿》:“入肝?!?/span>
《本草求真》:“專入肝,兼入腎?!?/span>
【功用】
清肝滌熱,生津,消積,利水。適宜于虛勞骨蒸,消渴,食積,腹水者食用。
《名醫(yī)別錄》:“除痼熱,調(diào)中?!?/span>
《備急千金要方·食治篇》:“除痼熱,調(diào)中,宜心?!?/span>
《食療本草》:“主卒下赤。生李亦去關(guān)節(jié)間勞熱。”
《日華子本草》:“益氣?!?/span>
《寶慶本草折衷》:“調(diào)中益氣。”
《飲膳正要》:“主僵仆,瘀血,骨痛。除痼熱,調(diào)中?!?/span>
《滇南本草》:“治風(fēng)濕、氣滯血凝。”
《醫(yī)林纂要》:“養(yǎng)肝,瀉肝,瀉其邪。破瘀。”
《本草求原》:“調(diào)中益肝,去骨節(jié)間勞熱?!?/span>
《隨息居飲食譜》:“清肝滌熱,活血生津?!?/span>
【服食方法】生食或煮食。
《寶慶本草折衷》:“諸李并可制干為果?!?/span>
《隨息居飲食譜》:“熟透食之。亦可鹽曝糖收蜜漬為脯。”
【服食宜忌】不宜多食久食。
《備急千金要方·食治篇》:“不可多食,令人虛。黃帝云:李子不可和白蜜食,蝕人五內(nèi)?!?/span>
《食療本草》:“不可多食之。臨水食之,令人發(fā)痰瘧。不可合雀肉食。合蜜食,損五臟?!?/span>
《日華子本草》:“多食令人虛熱?!?/span>
《寶慶本草折衷》:“多食令人虛熱。并不可和蜜食,損人五臟。亦不可合漿水食,令人霍亂?;蚺R水食之,令人發(fā)痰瘧。又忌同雀肉食之?!?/span>
《飲食須知》:“多食令人臚脹,發(fā)痰瘧虛熱。同蜜及雀肉、雞肉、雞子、鴨肉、鴨子食,損五臟。同漿水食,令霍亂。勿同麋鹿獐肉食。李味苦澀者不可食。不沉水者有毒,勿食。服術(shù)人忌之。妊婦服之,子生瘡疥?!?/span>
《滇南本草》:“不可多食,傷損脾胃?!?/span>
《醫(yī)學(xué)入門》:“肝病宜食。久食令人虛熱?!?/span>
《食鑒本草》:“肝病宜食之。”《本草省?!罚骸岸嗍臭?。未長熟者,食之致瘡癰。同雞、鴨、雀肉食澀氣,同蜜食傷經(jīng)絡(luò)?!?/span>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生痰助濕,發(fā)瘧痢。脾弱者尤忌之。”
【食療方】
1.治秋季腸炎李子粉:每年8月上旬摘李子切成片,去掉種子,曬干壓成粉后,慢火灼成黑褐色。1~6個月內(nèi),每次服0.5g,6個月~1歲0.75g,1歲以上1g。日服3次。[吉林醫(yī)學(xué)信息,1994,(3):42-43]
2.治子宮出血李子湯:鮮李子2~3枚,醋浸后水煎,每次飲湯20~50ml,一日3~4次,可治慢性子宮出血、月經(jīng)過多。[飲食科學(xué),2009,(4):29.]
3.治體癬李子糊:鮮李或醋浸李子4~8個,搗爛,水煎后洗患處。[飲食科學(xué),2009,(4):29.]
【儲藏】多鮮食或置陰涼處暫儲。
【食論】
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李子在抗氧化劑和植物營養(yǎng)素方面與藍(lán)莓相當(dāng),甚至超越藍(lán)莓,是一種天然的抗癌抑癌藥物。但是,歷來有“李子樹下抬死人”之說,近代也有報(bào)道,在敏感人群中,食用李子特別是未成熟的李子,輕者可引起皮疹,重者能導(dǎo)致過敏性休克。因此,敏感性體質(zhì)勿食。
附:李葉李花李根白皮
《名醫(yī)別錄》:“根皮,大寒,主消渴,止心煩逆奔?xì)??!?/span>
《藥性論》:“李根皮,使??嗬钫呷胗?,味咸。治腳下氣,主熱毒煩躁。根煮汁,止消渴?!?/span>
《食療本草》:“李,主女人卒赤、白下:取李樹東面皮,去外皮,炙令黃香,以水三升,煮汁去滓服之,日再驗(yàn)?!?/span>
《日華子本草》:“李樹根,涼,無毒,主赤白痢,濃煎服。葉,平,無毒,治小兒壯熱疾驚癇,作浴湯?!?/span>
《寶慶本草折衷》:“根皮使。味咸.大寒,無毒。主消渴,止心煩逆奔?xì)?,治腳下氣’主熱毒煩躁及赤白痢,濃煎服之。以苦李者入藥?!?/span>
《滇南本草》:“葉治金瘡,水腫。李子樹根,味苦、澀,性寒。治青淋、癃閉、馬口疼痛?!?/span>
《醫(yī)學(xué)入門》:“花,平,主小兒壯熱痼疾,驚癇,作湯浴之。”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rèn)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shí)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