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短柄枹櫟(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

短柄枹櫟蟲癭為殼斗科植物短柄枹櫟帶蟲癭Quercus serrata Thunb. var. brevipetiolata (A. DC.) Nakai的果實。秋季采集,曬干。產(chǎn)遼寧、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植物名短柄枹櫟

拼音DuanBingBaoLi

學(xué)名Quercus serrata Thunb. var. brevipetiolata (A. DC.) Naka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山毛櫸目

殼斗科

櫟屬

植物形態(tài)

枹櫟(原變種):落葉喬木,高達(dá)25米,樹皮灰褐色,深縱裂。幼枝被柔毛,不久即脫落;冬芽長卵形,長5-7毫米,芽鱗多數(shù),棕色,無毛或有極少毛。葉片薄革質(zhì),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7-17厘米,寬3-9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葉緣有腺狀鋸齒,幼時被伏貼單毛,老時及葉背被平伏單毛或無毛,側(cè)脈每邊7-12條;葉柄長1-3厘米,無毛。雄花序長8-12厘米,花序軸密被白毛,雄蕊8;雌花序長1.5-3厘米。殼斗杯狀,包著堅果1/4-1/3,直徑1-1.2厘米,高5-8毫米;小苞片長三角形,貼生,邊緣具柔毛。堅果卵形至卵圓形,直徑0.8-1.2厘米,高1.7-2厘米,果臍平坦。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短柄枹櫟(變種):本變種與原變種不同處,葉常聚生于枝頂,葉片較小,長橢圓狀倒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5-5厘米;葉緣具內(nèi)彎淺鋸齒,齒端具腺;葉柄短,長2-5毫米。(《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chǎn)遼寧南部、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區(qū)。生于海拔60-2000米的山地。(《中國植物志》)

原標(biāo)題:短柄枹櫟
詞條標(biāo)簽:短柄枹櫟,短柄枹櫟蟲癭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