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藥用植物庫 > 正文
豹皮樟(藥用植物)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豹皮樟為樟科植物豹皮樟Litsea coreana Levl. var. sinensis (Allen) Yang et P. H. Huang的根及莖皮。全年均可采,洗凈,曬干。產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福建。

植物名豹皮樟

拼音BaoPiZhang

學名Litsea coreana Levl. var. sinensis (Allen) Yang et P. H. Huang

別名揚子黃肉楠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毛茛目

樟科

亞科樟亞科

木姜子族

亞族木姜子亞族

木姜子屬

亞屬木姜子亞屬

平托組

植物形態(tài)

朝鮮木姜子(原變種):常綠喬木,高8-15米,胸徑30-40厘米;樹皮灰色,呈小鱗片狀剝落,脫落后呈鹿皮斑痕。幼枝紅褐色,無毛,老枝黑褐色,無毛。頂芽卵圓形,先端鈍,鱗片無毛或僅上部有毛。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5-9.5厘米,寬1.4-4厘米,先端鈍漸尖.基部楔形,革質,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粉綠色,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7-10條,在兩面微突起,中脈在兩面突起,網脈不明顯;葉柄長6-16毫米,無毛。傘形花序腋生,無總?;蛴袠O短的總梗;苞片4,交互對生,近圓形,外面被黃褐色絲狀短柔毛,內面無毛;每一花序有花3-4朵;花梗粗短,密被長柔毛;花被裂片6,卵形或橢圓形,外面被柔毛;雄蕊9,花絲有長柔毛,腺體箭形,有柄,無退化雌蕊;雌花中子房近于球形,花柱有稀疏柔毛,柱頭2裂;退化雄蕊絲狀,有長柔毛。果近球形,直徑7-8毫米;果托扁平,宿存有6裂花被裂片;果梗長約5毫米,頗粗壯?;ㄆ?-9月,果期翌年夏季。
豹皮樟(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于葉片長圓形或披針形,先端多急尖,上面較光亮,幼時基部沿中脈有柔毛,葉柄上面有柔毛,下面無毛。(《中國植物志》)

生境分布

產浙江、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生于山地雜木林中,海拔900米以下。(《中國植物志》)

主要價植

民間用根治療胃脘脹痛。(《中國植物志》)

原標題:豹皮樟
詞條標簽:豹皮樟

  • 植物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藥用價值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