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瘡:是一種發(fā)展迅速,易于變化而危險性較大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多發(fā)于顏面、手足等部位。其特點是瘡形雖小,但根腳堅硬,有如釘釘之狀,局部表現(xiàn)為紅、腫、熱、痛,呈小結(jié)節(jié)狀,并可逐漸增大,呈錐形隆起。繼而中央變軟,出現(xiàn)白色小膿栓。本病病情變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
【醫(yī)案1】
一人左手無名指爪角生一小瘡,初起麻粒大,用小刀挑開瘡頭,血出如溺不止。一日長出肉瘤,如菌裹指,頂內(nèi)開一孔,如眼目轉(zhuǎn)動,此疔毒也,以艾灸四十壯,不知疼痛癢。復烙之,剪去肉瘤,敷拔疔散,外以膏藥貼之,內(nèi)服解毒,七日痊愈。(江罐《名醫(yī)類案》)
故事
古時候名醫(yī)江瑾曾診治過一人,此人無名指指甲根處長了一塊小瘡,剛開始只有芝麻粒大小,甲根處有些紅腫,觸之稍硬,微痛。此人用小刀把瘡頭挑開了,隨后瘡口流血不止。一天他發(fā)現(xiàn),瘡口竟然長出了肉瘤,像蘑菇一樣包裹住手指,頂上長了一個小孔,像眼睛一樣。江瑾查看后告訴他說,這是疔毒。于是用艾炷灸了四十壯,使瘡口失去了痛覺,再用高溫烙,之后剪去肉瘤,敷上拔疔散,用膏藥貼住,加之服用清熱解毒的藥物,七天便痊愈了。
【醫(yī)案2】
一男子大指患疔,或為針刺出血,敷以涼藥,掌指皆腫三四倍,色黯神昏,此邪氣郁遏。余先以奪命丹一服,活命飲二劑,稍可。余因他往,或為遍刺其手,出鮮血碗許,臂腫如瓠,指大數(shù)倍,用大劑參、芪、歸、術之類,及頻灸遍身而腫消。但大便不實,時常泄氣,此元氣下陷,以補中益氣加骨脂、肉蔻、吳茱、五味:又日以人參五錢,麥門三錢,五味二錢,水煎代茶飲;又用大補藥,五十余帖而愈。設此證初不用解毒之劑,后不用大補之藥,死無疑矣。(薛己《外科樞要》)
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男子,大拇指上長了一個疔,紅腫疼痛,局部發(fā)硬。請了個醫(yī)生查看后,行針刺放血療法,后用寒涼的藥敷上。誰知治療后病情不但沒有好轉(zhuǎn),手掌和手指竟然比原來腫大了三四倍,且面色晦黯,神志昏迷,高熱不退。名醫(yī)薛己查看后告訴他說,這是邪氣郁在體內(nèi)造成的。于是先讓他吃了一劑奪命丹和兩劑活命飲,情況稍微好轉(zhuǎn)一些。后來因為薛己有事離開了,有另外一個醫(yī)生給他放血治療,用針在手上扎了個遍,鮮血出了一大碗,誰料第二天胳膊卻腫得像個葫蘆似的,手指也腫大了好幾倍。薛己回來后急忙給他服用了大劑量益氣養(yǎng)血的補益藥,加上頻繁的艾灸,身上的腫才消。但是大便一直偏稀,經(jīng)常拉肚子,薛己說這是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溫陽的藥治療,同時讓他每天用生脈飲煎后當茶喝;繼續(xù)用大補的藥,總共服了五十多劑才痊愈。愈后薛己告訴這個男子說:如果這個病一開始沒有用清熱解毒藥,或者后來誤治到病情危重時沒有用大補藥,一定會沒命的。
【醫(yī)案3】
一老婦手大指患疔,為人針破出鮮血,手背俱腫,半體皆痛,神思昏憒五日矣,用活命飲,始知痛在手,瘡勢雖惡,不宜大攻;再用大補劑,各又一劑,外用隔蒜灸,喜此手背赤腫而出毒水;各又一劑,赤腫漸潰,又用托里藥而瘥。(薛己《外科樞要》)
故事
一個老太太大拇指長了個疔,一開始并不大,只是有些發(fā)紅、腫痛。有人給她用針刺放血后,病情卻迅速加重,發(fā)展為整個手背上漫腫,沒有膿頭,皮膚顏色也沒有明顯充血跡象,很快半個身子都跟著疼痛。家人請來名醫(yī)薛己的時候,老太太神志昏迷已有五天了。薛己給她服用活命飲后,手上漸漸有了痛覺。此時瘡雖然很嚴重,但仍不宜用攻伐之法;于是薛己給她用大量補益劑,加上患處隔蒜灸的方法,老太太手背轉(zhuǎn)為紅腫,并且排出大量邪毒膿水;又各服一劑活命飲和補藥,手上的紅腫逐漸消退,最后服用了托里排毒的藥,慢慢痊愈了。
疔毒因喜食辛辣而致
啟示:疔毒初起謹慎處之
疔毒或是因喜食肥甘、辛辣、大量飲酒,導致臟腑蘊熱,或是因外感火毒之邪,或是皮膚破損后感染毒邪,導致火熱之毒外攻造成的。如果火毒熾盛,并且得不到及時治療,毒邪則會內(nèi)陷,危及生命。
疔毒初起宜箍毒消腫,膿成宜用拔毒祛腐,潰后宜斂瘡化腐生肌。
上述醫(yī)案提示我們,疔毒初起不可妄自切開,可能會傷損正氣,導致毒邪內(nèi)陷,使病情加重,當?shù)竭_了成膿期時,方可切開排膿;亦不可妄用大量寒涼的藥損傷正氣,這樣都會使疔毒加重。
老人或體虛的人,由于正氣不足,患疔毒后不易外潰,治病宜補不宜攻,或攻補兼施,以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