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他的學術經(jīng)驗,他的三子孔嗣伯曾在《中醫(yī)雜志》1962年7——8號中介紹過,現(xiàn)摘要于下:
他認為中醫(yī)在臨床上不僅是單純的看其局部的病,而且應該照顧到病人的整體,特別強調“元氣”。辨證論治全憑綱要。綱者:兩綱,曰陰、曰陽;要者:六要,曰表、里、寒、熱、虛、實。“兩綱六要”,不能平列。在治學方面,首先應熟讀《內經(jīng)》,參悟經(jīng)旨,不泥于古,抱著實事求是的客觀態(tài)度。在診斷方面,脈貴于神,意在勻和。在病機方面,在正氣受傷的原因中,他首先強調脾為后天之本,以及脾胃與肝的關系,尤其重視肝脾關系,主張脾胃有病必系肝,肝病必系于脾胃。臨證注意脾濕和肝熱。在外感溫熱病方面,認為人體內的郁熱伏氣(久郁之熱和潛伏之氣)是感受溫熱病的主因。
他擅用石膏,是從躁、渴、喘、嘔四處著眼,在他的著作《時齋醫(yī)話》中講述很詳:“諸石膏之療能,其體重能瀉胃火,其氣輕能解表?。ń獗砬鍩幔蛞?,除煩渴,退熱療斑(皮膚上出的小紅點成片就叫斑),宣散外感溫邪之實熱,使從毛孔透出。其性之涼并不寒于其他涼藥,但其解熱之效,遠較其他涼藥而過之。治傷寒之頭痛如裂、壯熱如火,尤為特效,并能緩脾益氣,邪熱去,脾得緩而元氣回;催通乳汁,陽燥潤,孔道滋而涌泉出;又能用于外科,治療瘍之潰爛化腐生肌;用于口腔而治口舌糜爛;胃熱肺熱之發(fā)斑發(fā)疹更屬要藥?!?/span>
民間因他善用石膏,有“石膏孔”的稱譽。又善用鮮藥,如鮮藿香、鮮佩蘭、鮮薄荷、鮮藕、鮮荷葉等,取其芳香清輕,清靈通竅,除穢透達。
1929年汪精衛(wèi)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時,曾明令廢止中醫(yī)。這一反動政策,立即激起中醫(yī)界的極大公憤。各地推出代表齊集上海進行抗議,成立了“全國醫(yī)藥團體聯(lián)合會”,進行斗爭??撞A先生被推為臨時主席,全國輿論支持,使反動當局不得不收回成命,并被迫同意成立國醫(yī)館。1955年孔伯華逝世,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親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并親臨他的寓所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