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國藥典》2015年版1157、1158頁。
【處方】茵陳500g、黃芩100g、梔子150g、當歸100g、龍膽400g、豬膽粉100g、炒白芍100g、甘草100g。
【制法】以上八味,取豬膽粉加水溶解,加鹽酸適量并加熱酸化,放冷,加水適量析出沉淀,沉淀物加1.5倍量氫氧化鈉與適量水溶解,加熱皂化12小時,放置過夜,加入鹽酸酸化,析出沉淀,濾過,沉淀物用水洗至中性,烘干,粉碎成細粉,得精制豬膽粉;取當歸,加70%乙醇浸漬過夜,循環(huán)動態(tài)提取2.5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稠膏;取炒白芍粉碎成細粉;其余5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至適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70%,靜置,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稠膏;與當歸稠膏合并,加白芍細粉、精制豬膽粉、微晶纖維素、磷酸氫鈣等適量,混勻,制顆粒,干燥,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狀】本品為硬膠囊,內容物為棕黃色的顆粒和粉末;味苦。
【功效】清熱,利濕,退黃。
【主治】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脅痛、口苦、尿黃、身目發(fā)黃;急、慢性肝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注意】膽道完全阻塞者禁服;忌酒及辛辣油膩食物。
【規(guī)格】每粒裝0.5g。
【貯藏】密封,置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