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刺五加(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刺五加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Maxim.) Harms的干燥根和根莖或莖。春、秋二季采收,洗凈,干燥。產(chǎn)于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陜西等地。

  • 中藥名稱刺五加

  • 中藥學(xué)名(拉丁名)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

  • 別 名刺拐棒、老虎鐐子

  • 所屬功效類 補虛藥

  • 五加科

  • 分布區(qū)域產(chǎn)于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

來源

本品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Maxim.) Harms的干燥根和根莖或莖。(《中國藥典2020》)

分布產(chǎn)地

產(chǎn)于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陜西等地。

入藥部位

根及根莖、莖木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收,洗凈,干燥。(《中國藥典2020》)

藥材性狀

本品根莖呈結(jié)節(jié)狀不規(guī)則圓柱形,直徑1.4-4.2cm。根呈圓柱形,多扭曲,長3.5-12cm,直徑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細縱溝和皺紋,皮較薄,有的剝落,剝落處呈灰黃色。質(zhì)硬,斷面黃白色,纖維性。有特異香氣,味微辛、稍苦、澀。(《中國藥典2020》)

性味歸經(jīng)

辛、微苦,溫。歸脾、腎、心經(jīng)。(《中國藥典2020》)

藥材功效

益氣健脾,補腎安神。(《中國藥典2020》)

藥材主治

用于脾肺氣虛,體虛乏力,食欲不振,肺腎兩虛,久咳虛喘,腎虛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夢。(《中國藥典2020》)

用法用量

9-27g。(《中國藥典2020》)

用藥禁忌

陰虛火旺者慎服。(《中藥大辭典》)

貯藏保存

置通風干燥處,防潮。(《中國藥典2020》)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本品根橫切面:木栓細胞數(shù)10列。栓內(nèi)層菲薄,散有分泌道;薄壁細胞大多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1-64μm。韌皮部外側(cè)散有較多纖維束,向內(nèi)漸稀少;分泌道類圓形或橢圓形,徑向徑25-51μm,切向徑48-97μm;薄壁細胞含簇晶。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占大部分,射線寬1-3列細胞;導(dǎo)管壁較薄,多數(shù)個相聚;木纖維發(fā)達。
根莖橫切面:韌皮部纖維束較根為多;有髓。
莖橫切面:髓部較發(fā)達。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5g,加75%乙醇5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刺五加對照藥材5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異嗪皮啶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突光斑點。(《中國藥典2020》)

中藥配伍

1.治小兒筋骨痿軟,行走較遲:五加皮9g,茜草、木瓜、牛膝各6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2.治腳氣浮腫:五加皮12g,黃芪30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3.治水腫,小便不利:五加皮、陳皮、生姜片、茯苓皮、大腹皮各9g。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中藥炮制

除去雜質(zhì),洗凈,稍泡,潤透,切厚片,干燥。(《中國藥典2020》)

毒性

小鼠皮下注射刺五加總苷的LD50為4.75g/Kg。(《中藥大辭典》)

道地性

關(guān)藥

相關(guān)論述

1.《東北藥用植物志》:“為強壯劑。有祛風、化濕、利尿、健胃之效,治陰痿、筋骨疼痛、四肢不遂及疝氣腹痛等癥。”
2.《黑龍江常用中藥手冊》:“治慢性關(guān)節(jié)炎,風濕痛,腰痛,足膝痛,遺尿,水腫,囊濕,小便余瀝,女子陰癢。有祛風濕、壯筋骨、逐瘀、活血作用?!?/span>
3.《寧夏中草藥手冊》:“利尿。治小兒筋骨痿軟,行走較遲,氣虛浮腫。”
4.《全國中草藥匯編》:“治跌打損傷?!?/span>
5.《長白山植物藥志》:“補氣益精,祛風濕,強筋骨。主治神經(jīng)衰弱,氣虛乏力,高血壓癥,低血壓癥,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癥,糖尿病,風濕癥,慢性支氣管炎,慢性中壽,腫瘤切除后輔助治療。”
6.《東北藥用植物》:“治腳氣,瘡疽腫毒?!?/span>

傳說淵源

       在長白山西麓有一個不知地名的山溝,散落地住著幾戶人家,他們都靠種地、采集山藥材維持生活。丁氏母子倆就住在這里。
       丁氏的丈夫丁老大從小就在這一帶的山溝里長大,對采集山藥材及山勢林貌很熟悉,且待人忠厚寬和,因此,左鄰右舍的窮哥們都愿意跟他結(jié)伴放山。不幸的是在他兒子丁柱三歲那年,丁老大為救一個跌落在懸崖邊的弟兄,手抓的一根樹枝折斷,不幸摔下山崖身亡。丁柱與母親只好靠父親的窮哥們接濟勉強度日。
丁柱長到十歲,特別懂事,不但孝順母親,左右鄰居的叔叔伯伯不在家,他就經(jīng)常去幫助他們的家人擔水劈柴,跑前跑后,很是討得人們的喜愛。
       這一年,大人們又要結(jié)伴進山。小丁柱也企求同行,叔叔伯伯們就帶著他上路。母親對丁柱千叮萬囑,要跟好大人,一定不能走丟了。丁柱連連答應(yīng),背著干糧,提著小索撥棍,高高興興、一蹦一跳地跟著大人們走了。
       長白山的秋季,氣候變化多端,在高山密林間穿行,風吹蟲咬不說,腳下稍有不慎,就會滑下山崖,因此需要特別小心在意。小丁柱緊張地跟在大人后邊,一步一探棍,在樹下叢間尋找山貨。轉(zhuǎn)眼間,他們在山上密林中曉行夜宿已經(jīng)五天了,仍然一無所獲。一位伯伯提出:再到無人敢去的黑熊溝轉(zhuǎn)一圈,再不開市,就往回走。其他人紛紛表示同意。于是他們緊緊腰帶,提提神兒往黑熊溝進發(fā)。
       蒼天不負有心人,在林密遮天的黑熊溝,他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苗人參,看著那飽滿鮮紅的參籽,他們也顧不上勞累,放下布袋,幾個人就圍著慢慢地挖起來。丁柱看著好奇,也湊到跟前,大人們告訴他,挖參要特別小心,一根一須也不能弄斷,要完完整整地抬出來,才能賣上好價錢。因此,小丁柱不敢伸手幫忙,只有在外圍清理一下小樹棵子和亂雜物。時間長了,兒童的天性好動,他就轉(zhuǎn)到別處去看看還能不能有所發(fā)現(xiàn)。
       這苗人參足足挖了幾個時辰,抬出土時天已放黑,大人們也圍著人參坐下喘口氣。不知是誰突然發(fā)現(xiàn)小丁柱不見了。眾人忙站起身,高聲呼喊,四處尋找也不見人聲。天已完全黑了下來,仍沒有找到丁柱。他們不敢冒然再找,只好打起火堆,以期丁柱看見火光尋來。
       第二天剛放亮兒,他們倆人一伙又在周圍找了一圈兒,毫無蹤跡。商量了一陣兒,他們決定先回家,帶足干糧,多找?guī)讉€人,回頭再來尋找。走失了丁柱,雖然挖了一苗人參,他們也高興不起來。一個個垂著頭,嘆著氣,一步一回頭地往家中走去。
       到了村口,卻發(fā)現(xiàn)丁柱和母親以及家屬們都在那里迎接。他們一齊跑上前去,一把拉著丁柱上下左右地看了一遍,都很納悶兒:這孩子初次進山,在連有經(jīng)驗的獵人也不敢輕易進去的黑熊溝,他怎么能自己走回來?
       在丁氏家里,小丁柱依偎在母親的懷抱中,講起了事情的根由:那天看著大人們挖參,他覺得自己也能有所發(fā)現(xiàn),就信步走進一叢密林,邊哼著不知名的小調(diào)邊撥草搜尋,不料腳下一滑,跌入一叢草密布的山豁谷。谷很深很陡,小丁柱怎么掙扎也爬不上去,高聲呼救也不聞回應(yīng),眼看著天黑了,他嚇得縮作一團,低聲哭了起來,忽然覺著有人拍他的肩膀,他記得大人們講過,林中有熊,專拍人肩膀,你一回頭就會被它咬住喉嚨吃掉。他緊低著頭,抱住雙臂不敢動彈。沒想到有人說話了:孩子,起來吧,我送你回家。小丁柱抬起頭,回身一看,見一須發(fā)皆白的老人家笑喝喝地站在身旁。老人家告訴丁柱:他就住在這山里,丁柱的父親丁老大活著時救過他的命,這次他要救丁老大兒子的命以作報答。說著就背起丁柱,健步如飛般下山,把丁柱送到家里,在大門口,老人家往丁柱手里塞了團樹葉包裹,告訴丁柱有困難就到黑熊溝去找他。說完轉(zhuǎn)身不見蹤影。
       丁柱說完打開樹葉包,見一大團青苔里面齊整地臥著三苗大人參。眾人說這老人家一定是山里的老山參成精顯靈。丁老大積德,救了他的后人。丁氏對大家說,這三苗人參是丁柱初次跟他們上山所得,就把它與你們挖的一道去換些糧食布匹,我們今年冬季就能安穩(wěn)地度過了。眾人推辭不下,只好贊嘆著各自回家。
說話無心,聽者有意。在這一群人中,有個叫侯三的,光棍一條,回家躺在炕上暗自核計:這苗老山參精,要是弄到手,我才不住在這窮山溝中,那不發(fā)了嗎?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跑到丁柱家,哀求丁氏,讓丁柱再跟他進一趟山,弄個一星半點兒,好娶房媳婦成個家業(yè)。丁氏被侯三苦求無奈,只好讓丁柱跟隨再次進山。
       進了黑熊溝,丁柱也不知東南西北,只好和侯三東一頭西一頭地尋找著,眼見天又黑下來,啥也沒見著。侯三鼓動丁柱大聲哭著呼救。丁柱有侯三在身邊,根本哭不出聲,只好大聲喊著:老爺爺!老爺爺!快來救我們出山吧!就這樣高喊了數(shù)十遍,才見老人家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侯三一見,眼睛都紅了,從腰間解下紅繩,乘老人不注意,一把摟住纏上,高喝一聲:這回看你往哪跑!沒想到老人一抽身,從外衣中脫了出來,摟緊了老人身軀的侯三卻嗷嗷地叫了起來。老人一把拉住丁柱,又將他送回家里。
       第二天,丁柱與大人們又一次上山,看見侯三已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被侯三用紅強捆著的是一棵狀如人參的小樹,上面長滿了硬刺。看著侯三布滿血痕的手臂,丁柱想到了昨晚他嗷嗷直叫的原因。眾人把侯三抬回家中,將息了半月,侯三無顏在此居住,離開了這個山村。
黑熊溝里的這株小樹,幾年后長滿了一片山崗。
       丁柱想到這樹是老人家脫掉的外衣,很可能有藥用價值,就挖些根回來煮水給母親服用,沒想到母親的身體竟?jié)u漸地硬朗起來,人們都紛紛效仿,用來滋補身體,并給此樹取名“刺拐棒”。
       刺拐棒學(xué)名刺五加,其藥用功效與人參相仿,是現(xiàn)今長白山中的珍貴稀有藥用植物。

原標題:刺五加
詞條標簽:刺五加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配伍中藥配伍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關(guān)論述相關(guān)論述
  • 傳說淵源傳說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