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藥典頻道 > 中藥材庫 > 正文
苦杏仁(中藥材)
收藏
0
本詞條由國醫(yī)小鎮(zhèn)網(wǎng)整理并發(fā)布提供內(nèi)容,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 var. ansu (Maxim.) Yü et Lu、西伯利亞杏Armeniaca sibirica (L.) Lam.、東北杏Armeniaca mandshurica (Maxim.) Skv.或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的干燥成熟種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內(nèi)和核殼,取出種子,曬干。山杏主產(chǎn)于河北、山西、陜西;西伯利亞杏主產(chǎn)于東北;東北杏主產(chǎn)于東北、河北、山西等地;杏主產(chǎn)于我國北方各地。

  • 中藥名稱苦杏仁

  • 中藥學名(拉丁名)ARMENIACAE SEMEN AMARUM

  • 別 名杏仁

  • 所屬功效類 化痰止咳平喘藥

  • 薔薇科

  • 分布區(qū)域山杏主產(chǎn)于河北、山西、陜西;西伯

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 var. ansu (Maxim.) Yü et Lu、西伯利亞杏Armeniaca sibirica (L.) Lam.、東北杏Armeniaca mandshurica (Maxim.) Skv.或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的干燥成熟種子。(《中國藥典2015》)

分布產(chǎn)地

山杏主產(chǎn)于河北、山西、陜西;西伯利亞杏主產(chǎn)于東北;東北杏主產(chǎn)于東北、河北、山西等地;杏主產(chǎn)于我國北方各地。

入藥部位

果實及種子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內(nèi)和核殼,取出種子,曬干。(《中國藥典2015》)

藥材性狀

本品呈扁心形,長1-1.9cm,寬0.8-1.5cm,厚0.5-0.8cm。表面黃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鈍圓,肥厚,左右不對稱。尖端一側(cè)有短線形種臍,圓端合點處向上具多數(shù)深棕色的脈紋。種皮薄,子葉2,乳白色,富油性。無臭,味苦。(《中國藥典2015》)

性味歸經(jīng)

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jīng)。(《中國藥典2015》)

藥材功效

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中國藥典2015》)

藥材主治

用于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腸燥便秘。(《中國藥典2015》)

用法用量

5-10g,生品入煎劑后下。(《中國藥典2015》)

用藥禁忌

內(nèi)服不宜過量,以免中毒。(《中國藥典2015》)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干燥處,防蛀。(《中國藥典2015》)

藥材鑒別

顯微鑒別:
種皮表面觀:種皮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數(shù)個相連,黃棕色至棕色,表面觀類多角形、類長圓形或貝殼形,直徑25-150μm。種皮外表皮細胞淺橙黃色至棕黃色,常與種皮石細胞相連,類圓形,壁常皺縮。
理化鑒別:
取本品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二氯甲烷適量,加熱回流2小時,棄去二氯甲烷液,藥渣揮干,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杏仁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放置12小時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立即用0.8%磷鉬酸的15%硫酸乙醇溶液浸板,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中國藥典2015》)

中藥炮制

苦杏仁:用時搗碎。
燀苦杏仁:取凈苦杏仁,照焯法(通則0213)去皮。用時搗碎。
炒苦杏仁:取燀苦杏仁,照清炒法(通則0213)炒至黃色。用時搗碎。(《中國藥典2015》)

道地性

蒙藥

原標題:苦杏仁
詞條標簽:山杏,苦杏仁

  • 來源來源
  • 分布產(chǎn)地分布產(chǎn)地
  • 入藥部位入藥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 性味歸經(jīng)性味歸經(jīng)
  • 藥材功效藥材功效
  • 藥材主治藥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
  • 貯藏保存貯藏保存
  • 藥材鑒別藥材鑒別
  • 中藥炮制中藥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