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特色療法頻道 > > 針炙 > 正文

針灸治足痹:夾脊穴

來源:嶺南中藥網(wǎng)收集發(fā)布時間:2017/2/23
導讀:【醫(yī)案1】文安公守姑蘇,以鑾輿巡幸,虛府舍,暫徒吳縣。縣治卑濕,旋感足痹,痛掣不堪,服藥不效,乃用所聞灼風市、肩髑、曲池三穴,終身不復發(fā)。(江罐《名醫(yī)類案》)



【醫(yī)案1

文安公守姑蘇,以鑾輿巡幸,虛府舍,暫徒吳縣。縣治卑濕,旋感足痹,痛掣不堪,服藥不效,乃用所聞灼風市、肩髑、曲池三穴,終身不復發(fā)。

(江罐《名醫(yī)類案》)

故事

有一段時間,鎮(zhèn)守姑蘇城的是文安大人。有一天,文安大人乘車外出游玩,因為玩得太過恣意,不小心錯過了住宿的地方,只好徒步走到離游玩地最近的一座縣城——吳縣。吳縣所處的地方地勢低洼,常年潮濕,文安大人又是徒步去的,到那兒不久就開始覺得腳痛,并且疼痛越來越劇烈,在吳縣里找了幾個大夫來看病開藥也沒把這疼痛止住。后來,有人告訴文安大人,可以用灸風市、肩髑、曲池三個穴位的方法來治療這種癥狀。于是文安大人就自己嘗試了這種方法,疼痛果然很快就消失了,并且后來文安大人終身沒有再犯腳痛的問題。

【醫(yī)案2

有人病兩腳蹙不能行,輂(jú,馬車之意)詣佗。佗望見云:已飽針灸服藥矣,不復須看脈。便使解衣,點背數(shù)十處,相去或一寸,或五寸,縱邪不相當。言灸此各十壯,灸瘡愈即行。后灸處夾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調,如引繩也。

(陳壽《三國志》)

故事

有一個人患有兩個腳跛行,行動不便的病癥,坐著大馬車去到華佗家求治。華佗看了他后說:“你肯定已經(jīng)用了很多針灸湯藥的方法來治療,今天不需要給你切脈了?!比A佗讓他解開上衣,在他背部脊柱兩側夾脊一寸,上下間隔一寸或是五寸的地方點出很多穴,告訴他在點按的部位做灸法,每個穴灸十壯至起皰,到灸瘡愈合的時候他就能走了。那人依照華佗的說法回去做了,療后果然疾病痊愈。在他的后背能看到背部兩側夾脊一寸上所灸之處,好像掛了一根線繩一樣垂直。

啟示:夾脊穴

本案應用的就是針灸的夾脊穴,又叫作“華佗夾脊穴”,后人擴大了夾脊穴的范圍,增加了頸夾脊、骶夾脊,加之胸腰段夾脊通稱夾脊穴。其位置位于背、腰部,棘突下兩側,沿后正中線旁開0.5寸,兩側夾脊穴之間相隔1寸的距離。

夾脊穴主治的范圍比較廣:位于背部的夾脊穴主治上肢及胸腹腔內臟的疾患,位于腰骶部的夾脊穴主治療下肢及腹腔內臟器的疾患。故具體應用時應當根據(jù)病位選用相應的夾脊穴來治療。如本案中的病人以行走不利為主要癥狀,推測華佗應當選取的是腰骶部的夾脊穴。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